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1“铃铃铃”下课铃响了,老师拿着教具走出教室。
“大家快来看啊!”乐乐大叫一声,捧着足球得意洋洋地说,“我的足球很神奇,会吹泡泡!”
话音刚落,教室里炸开了锅。
“足球怎么会吹泡泡?”
“骗人!足球又没嘴巴,怎么吹泡泡?”
“让你的足球吹个泡泡看看!”
……
大家围在乐乐争论不休,教室里闹哄哄的。“怎么了,你们在讨论什么?”杨老师神色紧张地看着我们。
我们争先恐后地说:“杨老师,足球会不会吹泡泡?”
杨老师笑了笑说:“要不我们来做个实验吧。”于是杨老师端来了一盆水,他把乐乐的足球浸到水里。奇怪的一幕发生了!一个一个的泡泡从水里冒上来。
“呀,足球真的吹泡泡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尖叫起来。
杨老师捞起足球,用毛巾擦了擦,然后拿贴纸贴在足球上,神秘地对我们说:“看仔细喽。”他又把足球浸在水里,可是过了好一会儿,一个泡泡也没冒上来。
“咦,足球怎么不吹泡泡了?”乐乐疑惑不解,同学们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为什么。
“哦,我知道了。”我灵光一闪。
“高文俊,你说为什么足球会吹泡泡?”
“因为,这个足球漏气了,所以放在水里会吹泡泡。刚才老师用贴纸堵住了漏气的地方,足球就不吹泡泡了。”我自信满满地说。
“你真会动脑筋!”杨老师朝我竖起大拇指,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勤于实验、善于动脑,就一定会有大发现哦!”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2记得一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了“科技节”活动,我们班每一个人都要完成一个实验。为了了解声波震动传播的现象,我选的就是“跳舞的米粒”这个实验。
星期六上午,我准备好了一大堆材料,全都放在了桌子上。有不锈钢盆、盘子、塑料膜、大米和擀面棍。
材料准备好后,实验开始。首先,我把塑料膜固定在盘子上,当然,要用水涂在膜上,这样就可以固定好了。然后,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大米,均匀地撒在塑料膜上。接着,我拿不锈钢盆放在盘子上方。当然,要离盘子有一段距离。最后,我拿起擀面棍,用力敲打不锈钢盆,米粒就“刷”的一下子跳起来了!只见米粒们有的上下跳,有的斜着跳,还有的像个懒虫似的,居然躺着跳!
我很想知道,如果不锈钢盆离盘子远一点儿的话,盘子上的米粒还会跳动起来吗?于是,我把不锈钢盆抬高了一点,又使劲敲打,发现盘子上的米粒有的轻轻地上下跳动,有的只静静地躺在那儿,一动不动。
这时,爸爸看见了,说道:“应该离盘子近一点儿,如果把不锈钢盆抬得太高了,那么声音就传播不到那么远。”我听后,连忙把盆放低了点儿,我再一次用力敲了一下,盘子上的米粒一下子跳了起来!每一个米粒都像一只活跃的兔子。爸爸说:“大米的跳动随着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距离远近的变化而变化。”我心想:科学简直太神奇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的科学道理是:敲打不锈钢盆,振动了空气,形成声波,声波震动盘子,塑料薄膜也一起震动起来,米粒就在薄膜上“跳舞”了。
“跳舞的米粒”这个实验很好玩,有机会你也可以试一试哦!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什么,纸片也会跳舞?我从没有听说过纸片会跳舞,如果你也想知道,就跟我一起去探究吧!
我来到小桔灯课堂,只见沈老师拿来了两张不起眼的小纸片。“同学们!”沈老师笑容满面地说,“谁能把这两张纸片吹开谁就算赢!”我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沈老师呀沈老师,你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呀!
“可怜的小纸片呀,等下你就做好上天的准备吧!”我在底下嘀咕着。沈老师准备第一个挑战,只见她拿着那两张小纸片,首先把纸片竖立着,接着深吸一口长气“呼——”,我们目瞪口呆,两张纸片不仅没有被吹开,而且还挨得更紧了。“沈老师呀!你以前的威风都到哪里去了?”我们一个个笑着说。
接着,我们班的李晓明出马了,可别小瞧他,要比重量,他可是全班第一。调皮鬼王乐大喊:“李晓明,你一定要为我们争口气,打败沈老师!”李晓明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台,那架势,那场面,比姚明还有气场!只见他一上场,鼓起腮帮子,眼珠子瞪得滚圆,用力一吹,纸片“呼哧”地响起来。李小明虽使出了洪荒之力,在教室里制造出一股强大的气流,甚至还夹杂着浓浓的口气,可纸片仍是无动于衷,紧紧地挨在一起。
同学们一个个疑惑不解,老师仿佛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开始讲解原因。原来,当我们把纸片中间的空气吹走时,旁边的空气就会挤进来补充,两边的气流就挤压纸片,让它们紧紧地贴合在一起,像一对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只要你去发现,就能收获更多乐趣!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4我并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人,我也有“嫦娥脸上长痣——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科学。正好,今天我很幸运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实验,名字就叫做:瓶子吞鸡蛋。
一上课,金成宇就把一个熟了的鸡蛋、一块酒精棉、一双筷子、一个打火机、一个瓶子“叫”了过来。你别看看他们一个个身体小,实验,可是一个都少不了嘞。
首先,王老师用一双筷子把酒精棉夹了起来。接着用打火机把酒精棉点燃了,然后迅速的把它放到玻璃瓶里面。过了一会儿,再把鸡蛋小的那头放到瓶口。在鸡蛋被瓶口吸住的时候。七嘴八舌的我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鸡蛋会不会掉下去呀?实验会不会成功呀……?”很多的问题都堵在我心口,让我只想快点找到答案。
只听见“咣当”的一声,我忽然发现鸡蛋已经完全掉了瓶中。“啊,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伴随着很多的惊讶声。这时王老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仔细的跟大家说了说这个实验的原理。原来空气中存在着大气压强,酒精棉燃烧后放在玻璃瓶内,玻璃瓶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把鸡蛋放在玻璃瓶的瓶口,过了一会儿,瓶内的空气收缩,压力变小。外面的空气就把鸡蛋推进了玻璃瓶内。我们听了老师说的原理后,恍然大悟,赶忙记了下来。
这堂课真有趣啊,既玩了,又学了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我心想:“瓶子吞鸡蛋”这个有趣的实验我已经基本学会了,今天回家一定要试着做一做!做一回小小科学家!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5听说针可以浮在水面上,所以我想做个试验来验证一下。
首先,我准备了一碟子的清水、一根针、一个叉子和一瓶洗洁精。
接着,我妈妈把针放到了叉子上。慢慢地、轻轻地把叉子放到了清水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叉子拿开。这时 ……此处隐藏2702个字……先,我的第一项工作:从笔袋里拿出几支削尖的铅笔,再拿一个塑料袋,在里面装上一半的水,留一半用手把塑料袋的开口拧紧,转几下。这时,原先普普通通的塑料袋,就像一个苹果,圆乎乎的脸,怎不让人喜欢呢?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拍拍胸口,胸有成竹的喊道:“接下来,就看我大展身手吧。”实验开始了,我拿起第一支铅笔,小心翼翼的往塑料袋里插了进去。嘴上说信心满满,其实心里还是有一定的紧张的。只听“砰”的一声,塑料袋里的水并没有流出来,只看见塑料袋上“长着”一根笔直的“小尾巴”,时而往上翘,时而往下降,可爱极了!接着,我在插入第二支铅笔,吸取了第一支笔的“经验”。只见我瞄准“目标”,使劲戳了过去,塑料袋还是没漏一滴水。然后我再插入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在这途中,我也经过了不断的失败。
最后,我插完所有的铅笔时,我先是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然后就是手舞足蹈地又唱又跳。但这时的塑料袋,就像一个经过荆棘丛的胖娃娃,身上已扎满了刺儿,但水依然不流出来,十分坚挺……
从这个实验中,我也懂得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经过不断的试验,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12星期天,我去了金笔那儿,老师说要给我们做个小实验。
上课了,老师首先取出一个白色塑料袋,神神秘秘地从里面取出了一个杯子,从杯子里拿出一个用卫生纸包着的鸡蛋,又拿出一个汤匙,最后拿出一袋食盐。大家伙议论纷纷:“老师是不是给我们做饭呀?” “不可能,不可能,没有锅怎么做饭?” 还有人插嘴道:“也没有火呀!”……老师说:“静一静,我们今天要做的实验是‘会潜水的鸡蛋’”。什么?鸡蛋还会潜水?真是天大的笑话,我们吃过的鸡蛋就没见过在水上漂的,难道鸡蛋是汤圆?我坚决地说:“不可能”!老师立刻就把我叫上了讲台。我把水杯放在讲桌上,然后端起水壶就往杯子里倒水。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在水杯里,鸡蛋就像“水雷”一样潜入海底,没动静了。对!那我就叫他“潜水员”吧!“潜水员”潜下去了,老师让我往里倒了点盐,我拿汤匙搅动,鸡蛋也没浮起来。老师让我多倒点,我又往里倒盐,只见像瀑布似的白盐倒入了水里,我忽然想起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杯子里的盐像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我继续往里倒盐,并不停地搅拌,可是“潜水员”动静仍然不大,好像睡在地毯上挺舒服的。我们疑惑起来,老师的眉头也紧紧皱起来,同学们鼓励我继续倒盐,我又倒了些盐,拿汤匙继续搅拌,忽然奇迹发生了,“潜水员”醒了,伸了伸懒腰,摇晃了几下,浮了起来。轻飘飘的鸡蛋按都按不下去。同学们有的尖叫,有的欢呼,还有的高兴地跳了起来,瞧!鸡蛋真的会潜水呀!
老师笑容满面地说:“今天这个实验就是告诉我们,盐水的浮力比清水的浮力要大很多。”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13今天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隔空灭火。
首先,我们要拿出蜡烛、量杯、白醋,还有小苏打。我先往量杯中倒入白醋,再加入一勺小苏打,哇,好多气泡啊!我赶紧拿出蜡烛放在桌上,这时候刚刚还往上升的气泡,现在都已经累了——开始下沉。妈妈用打火机点燃了火,我马上用量杯慢慢往火苗靠近,我的手开始颤抖,眼睛全神贯注的盯着火苗,上下嘴唇挨得紧紧的:“这次能不能成功呢?”现在,火已经和量杯非常近了,可是火一点反应都没有,反而还在那烧。我一气之下,把量杯和火靠得非常近,近的火都把量杯烧了一小口,但还是没有成功熄灭火。我失望极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失败?我觉得是这个实验存在问题,那我再试一遍吧!
前面的过程都一样,那就从气泡这儿开始说起吧。这次,我的速度很快,因为我在妈妈点火的时候,就开始加好白醋和小苏打,妈妈点好了,我赶紧把量杯往火苗靠,霎时,火苗一下子灭了,我高兴得都说不出话来。我把第一、二次实验做了对比,终于知道了不同之处。第一次我是气泡沉的时候向蜡烛靠近,而第二次是气泡往上冒时向蜡烛靠近。
为什么气泡的位置不同?就会导致实验的成功和失败呢?让我们来看看实验原理吧!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是不可燃的,而且比空气重,所以会沉在杯底,但这个气体可以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所以火焰因为被隔绝氧气而熄灭。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实验,却隐藏着许多大智慧,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14今天孔老师让我们做一项科学实验并把它记录下来。我想:我该做什么实验哪?我灵机一动想起熊璟瑶爸爸曾经给我们做过一个实验——烧不着的纸币。好,就做这个实验!
一回到家,我就准备了实验材料:酒精,打火机,两张纸币,和一双筷子,铁盆,两杯白水,一个空铁杯。我迫不及待地把酒精倒进杯子里,把纸币浸泡在酒精里,用筷子夹住纸币,尽量远离杯子中的酒精,用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燃纸币。我想结果会是怎样呢?咦,纸币居然被烧成灰了!
我找出科学书仔细检查了一下实验条件,原来,实验用的酒精浓度应该是75%,而我使用的酒精浓度是95%。我长叹一口气,原来如此!
我重新调整了一下实验步骤:
一:将95%浓度的酒精加水兑成75%的浓度。
二:将10毫升的水和30毫升的75%的酒精混合。
三:用酒精溶液浸泡纸币。
四:用筷子夹住纸币,尽量远离杯子中的酒精。
五:点燃纸币。
我发现:经过燃烧,纸币真的完好无损。
两次的实验结果不同,在于酒精的浓度不一样。高浓度的酒精在燃烧时会越烧越旺,而低浓度的酒精火焰却越变越小,因为纸币在侵泡时,同时吸收了可燃的酒精和不可燃的水,由于酒精的闪点和燃点不超过40度,水在气化时需要热量,所以火焰的热量会因此被吸收,在火焰消失的时候,纸币上就只剩下水了。
要是我以后成为一名造钱的专家,我要把纸币的燃点定到最高, 让纸币在火里也是安全的。
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15一听到鸡蛋这个词,你的口水会流到三千尺吧!现在我要大显身手,煮一次特殊的鸡蛋。
这次煮的鸡蛋,既能节约电,又能吃到美味的鸡蛋。我的妈妈疑惑不解:能节约电?我洋洋得意:当然了,现在可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妈妈知道,肯定我又要搞出什么新名堂了。可妈妈也无可奈何,她呆呆的看着我。我卷起袖子,伸伸胳膊。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我拿出了五个鸡蛋,然后又在锅里面倒了一些水,最后再把鸡蛋放了进去。我把电源插上,等待水热开。妈妈看着我,有点儿瞧不起我了:这不就是平常的那种煮鸡蛋吗,怎么还能叫节约电呢,看你是想吃鸡蛋吧!我生气了:哼,从头到尾你还没看明白呢,接着看,你一定会发现的。妈妈无奈的摇摇头,又继续接着看。等到水热开了,我边把电拔掉了,用余热的热水,再去把鸡蛋煮熟。这时妈妈又对我刮目相看:还不错嘛,确实把电节约了嘛。我瞅了瞅妈妈,笑了。那是一种得意的笑。看,鸡蛋煮熟了。看着一锅圆溜溜的鸡蛋,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鸡蛋,剥了皮,放在嘴里,真好吃呀!妈妈竖起大拇指:你煮的鸡蛋可真好吃呀!看着妈妈吃鸡蛋的那种高兴的心情,我高兴地笑了。
在这一次实验中,我懂得了节约电,又学会了煮鸡蛋。果然:失败是成功之母。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正东国学网 www.shfcm.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