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作文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

时间:2024-12-13 10:21:05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精选16篇)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精选1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精选1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1

每当我们听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时我们就会想到袁隆平。

袁隆平是个伟人,他发明出了水稻,让我们吃上粮食。袁隆平在小时候就很喜欢学农,妈妈却告诉他说:“孩子,现在,你必须学会劳动。”后来他学习了很多的爱好,但他一点都不喜欢,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母亲却很担心他,“你会苦一辈子的”母亲说。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那颗坚定的信念稻穗低垂的时候,稻子就要熟了。可是他的妈妈已经不在了。袁隆平一生都牢记着妈妈教他:“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今天,他是去远方寻找最亲爱的妈妈去了。六岁时的他,和同学们一起去园艺里参观,从那以后,他就特别喜欢大自然,希望以后能学农,长大能创造出稻谷。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袁隆平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他只要在。他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从此以后,他开始自己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一路走来,有汗水和辛酸,也有丰收和喜悦。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他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梦见自己禾下乘凉梦,袁隆平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是他永远的梦想。其实他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人像一粒种子,我们要做一粒好种子。我觉得袁隆平爷爷是一位舍己为公的人,他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他每天都在田里研究水稻,最后他成功了。他为我们发明出了粮食不让我们挨饿,他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他是我们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人,袁隆平是我们的水稻之父,我长大以后也要像袁隆平一样,我们祖国做出贡献,每当我们在吃粮食时,我们一定要记住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2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们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黑暗的天;他们也如大海中的浪花,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他们又如一个个巨人,用他们坚实的肩膀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一位撑起全国14亿人口温饱的巨人。

袁隆平花尽毕生心血在稻田中,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稻田中度过的。在他年轻时,看见人们连吃都吃不饱,很多人甚至被饿死。于是,袁隆平潜心实验,终于研究出了一种产量很高的水稻。有了这么高的成就后,袁隆平并没有停止钻研。年事已高的他还是经常在麦田中穿梭。袁隆平用他坚固牢靠的肩膀,撑起了全国人民的希望。

在2019年年底发生的疫情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脊梁。钟南山爷爷义无反顾,用他坚实的肩膀撑起了全国抗击疫情的决心。

新冠病毒不约而至,它残忍地剥夺了多少万人的生命,使多少家庭破碎,使多少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就在这混乱的时候,钟南山爷爷如巨人般站了起来,用他舍己为人,义无反顾的精神感染了无数民众。他身先士卒,带领着和他一样伟大无私的白衣天使和病魔斗争,和死神抢人。因为他,多少病人重获健康,多少家庭团圆幸福。钟南山爷爷用他无私厚重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健康的国家。

在教育方面,也有一位巨人,用她温暖却虚弱的肩膀,撑起了农村女孩的希望。

这位可敬的人,名叫张桂梅。她开设了一所免费的学校,专门收一些没钱上学的农村女孩。现在,在这个科学进步的时代,还是会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让家里的女孩上学。而张桂梅就成了他们温暖的“亲人”,给了她们读书的机会,教她们读书写字,。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还授予了她国家“七一奖”。这位巨人——张桂梅,用她为人着想、同情他人的肩膀,撑起了一片人人平等的教育环境。

这一个个强壮有力的肩膀,共同撑起了祖国的未来,撑起了美好的蓝天。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3

2021年5月22日,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仙逝了,享年91岁。这是令人悲伤的一天。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和领头人,半个世纪来,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大胆开创、勇攀高峰,用10%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推广解决了中国难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严寒酷暑,你都会在田间地头看到一位弯着腰的老人在认真地观察禾苗,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寸田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颗稻穗都印着他的丰功伟绩。

袁隆平爷爷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名满天下,却只专注于田间,他有二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他可以安心的在天国好好休息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是我们对袁爷爷最好的纪念方式!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4

“有些人伟大到使我们忘记了他们也是人,也有生老病死的啊。”

今天在头条上看到袁老去世的消息还以为是讹传,又或者潜意识里希望是讹传,点开才发现新华社等官方媒体都已经发文缅怀,微博留言句句如丧考妣,字字令人泪目。一时震惊之余,悲切突如其来。

已经不记得儿时

是啊,就像稻穗没办法脱离吱吱作响的阳光,我们谁不活在泥土之上,衣食之源谁又淡漠能忘?……

“如果他不在家,就去实验田找他。因为他不是在家就是在实验田,要不然,就是在去实验田的路上!”

印象中袁隆平爷爷是个很朴素的人。他心里有一个小小的世界,那里有——澄澈高远的天,低矮的小屋檐,清凌凌的阳光,以及在温柔光芒下茁壮生长的实验田……在这个小世界里,锄头边的报告纸有点旧,但是有稻香味阳光很暖,“袁花花”(袁老的猫)爬在袁老膝下乖巧又慵懒……

或许是另一个世界面临粮食危机吗?上帝召唤走了袁隆平爷爷。相信他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折磨;会把他研发的杂交水稻种到每一个角落;也会过上这般怡然自乐的生活。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

他心中有自己的小世界,但同时更多的是众生百态,民生疾苦。

研究出杂交水稻之后,他没有垄断申请专利,反而连忙将自己的方法传授于徒,记载于书,以求尽快应用于大众农业生产,让人民远离挨饿受冻的日子,让国人走向”粮食小康”。

他年近九旬仍奋斗在研发第一线,以至于好几次记者采访的地点都是在那一片实验田;他站在农业 ……此处隐藏4648个字……,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会遇到饥荒了,袁老和他研制的杂交水稻,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全世界。

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一项奖项都无法概括袁老应获得荣誉,“袁隆平”将会深深烙印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毫无疑问,袁老定是重于泰山的,他的贡献,完全称得上是空前决后的。

袁老,您一路走好,向您致敬!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12

夏满禾,秋金黄,满城吹得稻花儿香。

这稻花,香遍了中华大地,香透了世界。这稻花儿香啊,究竟是来自何方?

窗外下起了雨,彩色的景,蒙上了灰灰的雨雾;犹如灵木上方的照片。黑,白,灰,世间最苍凉的颜色,衬托的却是一张最和蔼可亲的笑脸。——袁爷爷去世了。

有人说,在中国吃饱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爷爷的成就举世瞩目,是他,让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他是天空的使者,听从神的意旨,隐去了自己的翅膀,降临在这江南水乡,让人们不再忍受饥荒。

九十几年的生命,手心盘虬卧龙般延伸的脉络,诉说着从事科研工作60年来的沧桑故事,他是如此依恋这稻香。聂鲁达说过:“当华美的叶片落尽了,生命的脉络精晰可见。”袁爷爷生命的尽头又是什么呢?是金黄的稻。我想,应该是这样吧。

老将不死,薪火相传,我们不会辜负,我们继承了光,我们会守着这稻香,守着中国人民的根,将这稻花儿香啊,延伸,再延伸……纪念的鲜花汇成了海,花浪轻轻的将他送往天堂,那是一个没有饥饿的地方。充满着沁人心脾的,稻花儿香。

这风,和着那稻花香,从袁爷爷那儿吹向我,不觉间,泪己经花了脸。愿,吾国之栋梁,安息。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13

袁隆平爷爷,在2021年5月22日中午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我国著名水稻专家,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他在稻田里发现了一株鼓励大多籽粒饱满的野生水稻,他把这这些稻穗采集的回来,并进行了杂交实验。经过多年的选育,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的新品种,是粮食产量大,不不提高,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究难题。2019年2月,他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级科学技术奖”。默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今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曾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共和国勋章。感谢袁隆平爷爷一生奉献。给国家的粮食事业,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记住这位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水稻杂交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也应该努力学习袁隆平爷爷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很多中国人在端起饭碗的时候,口中都会念起这个名字,眼中都会带着泪光。我以后也绝不浪费粮食。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14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点07分,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去世。袁爷爷的去世,对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悲痛的事情啊。袁爷爷这一生都为了让我们吃饱,所以,我们要向袁爷爷致敬。

袁爷我一直都在对我们说他一生中的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这两梦都是为了能够让老百姓吃饱饭。因为袁隆平爷爷曾看到太多的人因吃不饱饭而死。因此,他学习农业,就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吃饱饭。

我们全国所有人都非常地感谢袁隆平爷爷,感谢他的苦苦付出。可大家又曾知道他在背后又承担了些什么。袁隆平爷爷曾写过这么一篇文章叫“妈妈,稻子熟了”。整篇文章都在写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怀念,并痛恨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多抽些时间陪陪自己的母亲,哪怕就一次。这篇文章看哭了许多的人。

现在袁隆平爷爷走了,他不在了,我们永远也见不到他了。敬爱的袁爷爷,我们会永远记住您。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15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07,一个不幸的消息,在湖南长沙的某一所医院内传出,杂交水稻之父一袁隆平袁爷爷去世了,享年91岁,他是我们真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

下午,我了解了袁爷爷的瓶身,背景,心愿,以及写的一首令人眼泪直流的诗,它就像一位英雄用了一生的时间研究杂交水稻,直到晚年才成功。他研发的杂交水稻,让我们中国几亿难民都吃上了粮食,我会在因食物不足而被饿死了。

1911年,袁爷爷出生了,直到1930年,19岁考上大学,看到许多人都因饥饿而死,雄心壮志的袁爷爷便选择了农业这条不归路。2014年,袁爷爷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已经穿了15吨杂交水稻,并颁布了奖项。

袁爷爷曾在几次演讲上说明并解释了自己的心愿,袁爷爷的第一个心愿就是能够希望让全国人民不再因为粮食问题而担忧。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袁爷爷,您已经完美的做到了。

第二个心愿则是想法杂交水稻发展的重点发展到国外,这样的话,全世界人们都不会因为粮食而发愁。据我所知,现在袁爷爷的杂交水稻已经在美国等几个国家实行的大面积种植,现在在不远的将来,全世界人们都不会再次挨饿了。

一句妈妈,让我眼中的泪水喷发,一句我多想,让我眼旁泛起阵阵泪花。

在这个富足的时代,年少的我们并没有挨过饿,吃过苦,所以我们就了解不了袁爷爷的艰辛。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粮食,也是也是对袁爷爷在天之灵的一丝安慰。

可谓是天下乘凉梦一梦竹一声啊!我们要永远纪念他,怀念他,告别我们真正的英雄,去致敬,才会理解到袁爷爷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伟大。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16

记得在袁老去世那天的上午,我在虎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是袁老去世的消息属于谣言,他本人在医院里但是身体状况不太好。下面一条评论:“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我心中莫名地有一股踏实的感觉,看到袁老还活着,我也非常开心。

刚吃完中饭,妈妈对我说:“袁老先生去世了。”我想都没想,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谣言”。但当妈妈把手机递给我看时,我便发现我错了。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发布了袁老去世的消息,打开虎扑,热榜第一写着的便是“袁隆平院士确认逝世。”一时间,疑惑,震惊,悲伤的心情涌上心头。明明在上午还是谣言,怎么现在就变成真的了?一想到这么一位伟人就这么活生生地走了,心里就堵得慌。

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满是袁老在稻田里辛勤工作的画面。小时候听到袁老的事迹,感觉他像个神仙,每隔几年就能让水稻不断地增产增收。只要有他在,咱们的粮食就永远也吃不完。长大了才发现,杂交稻产量一次又一次的飞跃都是袁老以及科研团队用一次次的实验和一滴滴汗水换来的。世界上没有什么神仙,有的只是像袁老那样,为了国计民生,为了让全国人民端好饭碗而不懈奋斗的科学家们。

袁老九十岁生日时曾说过他要奋斗到一百岁,他说这话的时候,我并没想到他会在不远的将来离我们而去。如今,袁老仙去,但他的精神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他所开创的杂交水稻事业不懈奋斗。

端在手里的饭碗,现在显得有些沉重。这里面装的不仅仅是米饭,还有袁老想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一颗朴素而至诚的心。端好手中的饭碗,吃光每一碗饭,就是对袁老最好的致敬和缅怀。

《袁隆平的付出与回报作文(精选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正东国学网 www.shfcm.com 版权所有